首页 >> 党史教育 >>党史故事 >> 听最可爱的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详细内容

听最可爱的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我有一本记录着岁月记忆的影集,其中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会时不时翻出来看看。照片上几名学生簇拥着一位胸前挂着勋章的军人,那是我和大连育才学校的同学们同归国作报告的志愿军战士的合影。那名志愿军战士叫王风池,是一位坦克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获一等功。照片中我右手拉着小伙伴叶惠荣的手,和同学吕勤、安郁珊、刘宗敏等一起站在王风池身旁,比我们小几岁的安郁瑚小朋友则被战斗英雄抱在怀里。每每看到这张记录着难忘时刻的老照片,我的思绪都会飞回70年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李东征(后排左二)及同学们和志愿军战士王风池(前排左二)的合影。照片由作者提供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两次派代表团归国,向祖国人民汇报朝鲜战场情况,介绍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于1951年2月先回到北京作报告,随后赴全国24个省的172个市县作报告。到同年9月,听众达到了4475万余人。第二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共有170人,于1952年1月至5月先后赴1054个县市、390个乡镇,作了5589场报告,听众达3660余万人。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了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有的大中城市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夹道欢迎英雄归来。

通过生动感人的报告,全国人民了解了朝鲜战场的情况和志愿军英勇奋战的事迹,激发了加紧建设祖国、支援抗美援朝前线的热情。代表团返回朝鲜前线后,又向一线部队报告国家建设的成就和祖国亲人的问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斗志。

1952年,第二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成员来到了我就读的大连育才学校作报告。为什么会选中我们学校作报告呢?这就要从学校的历史和师生构成情况说起。

1949年9月1日,这时距新中国开国大典恰好一个月,大连育才学校正式开学了。首批学生中有许多是向全国进军的解放军南下干部的子女和烈士遗孤。

我到育才学校学习也是因为我的父亲李延培的缘故。父亲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斗中敢打敢冲、屡立战功,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只身上山劝降匪帮,被誉为杨子荣式的“孤胆英雄”。后来父亲转隶空军,负责机场建设。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父亲所在的东丰机场成为志愿军战机的重要基地,为我军空中战鹰提供坚强的地面保障。父亲希望我在这所光荣的学校接受教育,培养革命精神。

因为我们学校的特殊情况,所以志愿军代表团在这里举行报告会。当时是初夏时节,志愿军英雄要来我们学校作报告的喜讯在师生中悄悄传开了,同学们有的开始写慰问信,有的准备了新的笔记本盼着留下英雄们的签名,还有的女同学央求爸妈要换上新衬衫,穿上白袜子……

令人激动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学生军乐队在前面引领,校领导陪同着挺拔清瘦的志愿军战斗英雄王风池走进校园。从学校大门到操场,情绪高昂的学生们手持鲜花,热烈欢迎的声浪像花海一样汹涌起伏。身经百战的王风池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走上报告台,身形笔直,行了一个标准有力的军礼。现场安静了下来,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英雄,屏声静气,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王风池环视着台下,语气铿锵有力:“我叫王风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64军坦克1团2连重型坦克车组的驾驶员,参加了激烈的马良山反击战。在这里,我向祖国人民报告。”

王风池讲述了英雄的志愿军向世界头号强敌亮剑,与武装到牙齿的敌军过招的经历。

1951年10月中旬,朝鲜开城东北约40公里,一处峰峦叠嶂、绵延起伏的山脉下,不断有炮弹划破寂静的夜空。这里名为马良山,位于临津江以西、涟川西北、朔宁以南,掌握了这里就可以保证开城侧翼的安全。

1951年9月,所谓的“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英军1师28旅以惨重的代价攻占马良山,居高临下,不断袭扰志愿军阵地。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我64军决定乘敌疲惫之际,以坦克1团2连的7辆坦克、4连的3辆重型坦克支援步兵573团进行突袭,夺回马良山阵地。11月4日凌晨2时,在炮火掩护下,坦克进入预先构筑的发射阵地,进行严密伪装。15时,我攻击部队开始炮火准备,坦克首先以直瞄射击摧毁了马良山主峰及280高地前沿的敌工事和地堡,随后参加第一次火力急袭。10分钟后,志愿军部分炮火向后延伸,步兵武器同时开火,引诱英军火力点射击。这一招果然奏效,英军误以为我步兵发起冲击,各种火器同时射击,从而暴露了残存火力点的配置位置。志愿军炮兵和坦克兵又进行了15分钟火力覆盖,彻底摧毁了英军残存的火力点。

此时,英军纵深的炮群开始反击,数十架敌机轮番轰炸扫射,在我坦克阵地投掷下50余枚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我6辆坦克中弹起火。年轻的坦克手临危不惧,炮长和装填手在车内坚持战斗,其他乘员跳出车外,冒着猛烈的炮火进行救火。步兵发起冲击后,坦克以火力进行掩护,19时攻占马良山和280以西无名高地。5日至7日,多次击退英军营级规模的反扑,巩固了阵地,全歼英军1700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4架。在马良山激战的同时,坦克1团3连的3辆坦克对敌纵深炮兵群进行了压制射击,支援190师攻占227高地,有力配合了马良山战斗。战后,坦克2连和402号重型坦克车组荣立集体二等功,驾驶员王风池荣立一等功。

报告会结束后,按照学校安排,我和几位同学同王风池交谈并合影留念,这才有了这张记录历史的珍贵照片。

后来,父亲李延培看到这张照片,询问了当时的情形,并夸我是崇拜英雄的“小英雄”。父亲还给我讲了许多朝鲜战场上的坦克战故事,当时我志愿军装甲兵部队在没有制空权、装备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不畏强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法,同刚刚参加完二战,实战经验丰富的美、英、法等陆军交手,有力支援了步兵战斗,大量地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堪称英雄的“铁甲洪流”。他还说:“全国人民都知道马良山反击战,你们能和坦克英雄合影,很是光荣!”

时光荏苒,照片上的同学今天大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多年后我们重返校园聚首,有着红色基因传承的大连育才学校学子们仍念念不忘母校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同学赋诗:当年鲜花满园开,如今硕果芳四海,千秋伟业奠基石,育人摇篮功万代。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当年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依然鼓舞着后人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建设祖国。志愿军英雄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砥砺前行,争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技术支持: 中政银企(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